<address id="l5fxr"><dfn id="l5fxr"></dfn></address>

<address id="l5fxr"><address id="l5fxr"><menuitem id="l5fxr"></menuitem></address></address>
青海人才網\招聘網本網站創建于2005年,我們對網站程序擁有全部的自主知識產權,青海本地企業可自行注冊發布招聘信息,是您在西寧及周邊地區、青海全省招聘與求職的網絡平臺!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收費標準
將本站的上網快捷方式添加到你的桌面上,以后就可以從你的桌上打開青海人才網了  中國青海人才網
客服電話:13997171250,0971-8015300
首頁 | 我要招聘 | 我要求職 | 人才展示 | 招聘管理 | 求職管理 | 管理培訓 | 資訊動態 | 人事考試 | 職業規劃 | 就業指導
為有源頭活水來 寫在青海民族大學更名一周年之際
www.lcav.cn  2010-11-6 10:02:43  資訊來源:青海新聞網
【字體: 】 【打印】 【關閉

  青海新聞網訊 正當全省上下學習貫徹全省教育工作會議之際,恰逢青海民族大學更名一周年,近日,記者走訪了這所與共和國同齡的青海名校。步入校園,熱烈的氣氛在縈繞,奮進精神在躍動。

  青海民族大學,建校于1949年12月12日,是新中國建立最早的民族院校,也是我省建立最早的普通高校,是全國第一批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的高校之一,隨著時代的鏗鏘腳步,這所高校經過61年的發展,逐步呈現出現代化大學的風采,特別是2009年成功實現更名之后,民大人沒有歇腳,全校師生在黨政班子的帶領下,系統總結60年辦學經驗,正確分析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形勢和我省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建設提出的新要求,站在新的起點上,展望新的前景,規劃新的藍圖。經過反復調研、討論,凝聚共同智慧,制定做好下一個60年開局工作,促進學校各項事業科學發展的行動計劃——《青海民族大學關于加強內涵建設,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行動計劃》,進一步明確了辦學目標和辦學定位,鮮明的提出主動為國家戰略服務,堅守社會主義大學的核心價值追求和使命,以本科教育為主體,積極發展研究生教育,協調發展其他各類教育,建成質量較高、基礎扎實、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結構合理、體系完備、立足青海、面向全國的青藏高原一流大學的奮斗目標。目前,全校上下,學習貫徹全國、全省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積極推進行動計劃的年度目標,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社會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新措施,取得了新進展,呈現出新亮點。

  提高教學質量 培養合格人才

  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人才培養是學校的根本任務,教學活動是學校的中心工作。一所大學能否被社會認可,其培養的人才能否被社會接納,前提是她辦學質量的優劣。青海民族大學自建校以來,始終把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作為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六十多年的風雨歷程中,逐漸摸索出一套具有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辦學模式,在我省高等教育的行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今年以來,為進一步提升辦學層次,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采取了一系列教學改革措施。在制定加強內涵建設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行動計劃中,明確規定黨委書記和校長是學校教學質量的第一責任人,校黨委和行政每學期召開教學工作專題會議,加強對教學質量建設的領導。院系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主體和責任單位,實行教學質量“一把手”工程,各院系院長、系主任對教學質量負直接責任。明確各專業培養目標,科學制定每門課程質量標準,明確課程教學在傳授知識和能力訓練方面的具體責任。要求副教授以上講授主干課程。各學院以教研室為基礎建設教學團隊,進行教學研討、經驗交流、教學觀摩活動,把教學團隊在教學質量建設中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針對學生基礎差異,合理編班,對公共外語、計算機基礎課程實行分級教學,使所有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有大副度的進步和提高。在不同院系推行藏漢、英漢等“雙語”教學模式,甚至藏漢英、藏漢日、蒙漢日“三語”教學模式,培養符合不同民族地區需要的合格人才。實行本科生導師制,為所有本科生配備導師,指導學生設計學業修讀計劃,解決學習、生活等方面的現實問題,使每個教師真正做到教書育人,為人師表。

  近期,青海民族大學又在全校范圍內開展“關于大學課程、大學課堂、大學教師”的大討論活動。旨在讓每一位教職員工都參與到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改革中來,讓學校每位教職員工從我做起、從提升自我素質做起,講好每門課、上好每堂課。把全校教學質量真正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而努力。同時,成立校級、院級兩級教學督導組,開展教學督導工作,實行教學質量督導組一票否決制,加強對教學工作的監督、檢查和指導,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目前,青海民族大學擁有全省唯一的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有8 個省級重點學科、 6 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和19個省部共建高;A實驗室,有3 門國家級精品課程、 3 個國家級特色專業, 3 個省級教學示范中心, 31門省級精品課程和省級重點建設課程,有全省唯一的國家級教學名師1 名,有國家級教學團隊1 個、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6名、省級專家7 名、博士生導師4 名、全國高校優秀青年教師2 名,“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 名。

  突出“雙語”教學 服務國家戰略

  青海民族大學自建校的那一天起,就有了“雙語”教學。建校最初的青海省青年干部訓練班就采用以政治教育教學為主,同時開展藏語文、蒙語文和漢語文的教學。通過“雙語”教育教學模式,為青海新政權建設培養了大批優秀的少數民族干部,同時,也為“雙語”教學奠定了基礎,積累了一定的教學經驗。自2003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學水平評估以來,青海民族大學始終堅持把學科建設作為學校內涵建設的核心內容和提高教學質量的基礎措施,常抓不懈,不斷凝練學科方向,優化專業結構,加強特色學科建設,主動適應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以學校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藏語言文學、蒙古語言文學方向)專業為依托,逐步開設藏語言文學(政史地師范、藏英、藏漢翻譯等方向)、蒙古語言文學(師范、文秘、蒙英方向)等專業。針對少數民族學生多、基礎參差不齊的實際,青海民族大學改革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廣泛使用多媒體教學,推行分級教學、“診所式”教學、案例教學,增加實踐教學比重。

  從2010年起,青海民族大學進一步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從全校范圍內選撥一部分英語基礎好的少數民族學生,創辦英語(英藏方向)實驗班,為服務國家戰略培養拔尖人才。已從最初僅限于對藏文系、蒙文系藏族、蒙古族學生的“雙語”、“三語”教學,擴展延伸到對校內其他民族學生的“雙語”教學,培養一大批藏漢、蒙漢“雙語”,藏漢英、蒙漢英、藏漢日、蒙漢日“三語”兼通型人才。據統計,在青海省藏區47%的基礎教育師資,78%的藏語及藏漢雙語基礎教育師資畢業于青海民族大學,他們在民族地區民族教育、民族團結、政治穩定、經濟發展、文化交流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注重科學研究 增強服務社會能力

  青海民族大學堅持科研為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和穩定服務的宗旨,結合學科特色和研究優勢,在民族學、藏語言文學、少數民族藝術、青藏高原特有動植物資源和中藏藥開發利用研究等方面積極開展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2003年以來,學校共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近300項,其中國家級、省部級項目170項,尤其是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立項數連續7年位居全省首位,2006年到2009年連續四年立項數保持2位數,立項數占全省43%。近5 年以來,全校教師共發表論文4000余篇,一批富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研究成果在《政治學研究》、《民族問題研究》、《法學研究》等知名刊物發表,許多論文還被《中國人民大學學報》全文轉載或復;并在SCI、EI、ISTP等收錄期刊上發表論文數目也逐年增加,這些科研成果的發表,極大地宣傳了我省民族文化和學校的學術成就。

  另外,出版著作、教材159部,獲得國家級、省部級教學科研獎勵100多項,在青海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的評選中曾連續三屆獲獎數列全省首位,在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獎的評選中,也連續三屆獲獎,在2006年舉行的首屆中國藏學研究“珠峰獎”的評選中,該!安刈骞糯娛吕碚撗芯俊钡5項成果分獲藏文專著類和論文類二、三等獎,是除北京地區外獲獎數量最多的單位。

  特別是自去年更名以來,為全面增強學校的核心競爭力和綜合實力,遵循科研為教學、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的原則,學校專門設立了服務國家戰略課題基金,重點支持開展具有重要政治、社會意義和應用價值的科學研究,要求學校教學科研人員要切實凝練科研方向,注重選題特色和著力提高科研質量,形成一批學科制高點,造就一批學者,努力為經濟發展、民族團結、社會穩定、邊防建設服務,提高服務社會的水平。另外,為營造濃厚的學術氛圍,進一步促進學術交流,提高學校學術知名度,學校積極開展級各類學術活動和專業性學術講座,為了充分發揮學校教授、博士以及獲得省部級以上科研獎勵的高層次人才的作用,設立每周一次“教授風采”講座;同時學校設立了“西海講壇”,定期邀請全國知名專家學者、政府高官、企業家和社會知名人士來校進行高端演講。

  創新工作模式 加強思政教育

  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是社會主義大學的本質要求,自2004年中央16號文件下發以來,青海民族大學黨委和行政高度重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針對民族院校學生的實際,采取了切實可行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特別是2009年青海民族大學更名之后,學校黨委和行政審時度勢,進一步總結以往工作的經驗,不失時機地推進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模式創新,自2010年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行分年級、分學期、模塊化、漸進式的教育方式,即設立入學教育、省情教育、法紀教育、道德教育、人生規劃教育、就業創業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民族團結與祖國統一教育、生產勞動教育、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國防教育、自律教育等15個板塊,每個板塊有2至3個專題講座,2至3部影視片,1至2個校園文化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組組成,以一二年級學生為重點,分學期開展專題教育活動,三四年級學生以板塊和宏觀教育相結合的形式進行,同時,充分發揮思政理論課的主渠道作用,系統地開展相關理論的課堂教育,充分發揮校園文化的主陣地作用,多層面開展豐富多彩的宣傳教育活動,充分發揮校園媒體的主導作用,開展多個媒體、立體方式宣傳教育,經過近10個月的教育實踐,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效。

  學校黨委十分重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學校黨委和行政,更加重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工作,不斷創新教育內容和方式,從今年起以各年級開展黨的民族理論及政策知識教育為抓手,把省情教育、玉樹抗震救災精神教育融入其中,輔之以專題講座、舉辦展覽、文藝晚會、征文活動、演講比賽等等,使宣傳月活動更加貼近學生實際,更加富有影響力,通過幾年的持續努力,將該項活動打造成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品牌。

  目前,青海民族大學正在以貫徹落實全省教育大會精神為抓手,在全校學生中掀起學習強衛書記在教育工作大會上的講話和在全省高校玉樹抗震救災精神報告會上的講話精神的熱潮,進一步激發學生進德修業、自強不息、成長成才的熱情和信心,為將來更好的報效祖國服務人民奠定堅實的基礎。(作者:趙靜 喬文良)

 

【字體: 】 【打印】 【關閉
■ 相關鏈接
·中國青海人才網嚴重申明! 2020-5-28 9:15:37
·為有源頭活水來 寫在青海民族大學更名一周年之際 2010-11-6 10:02:43
·職場新人小煩惱——公司要工作經驗,我沒有怎么辦? 2010-11-5 17:06:34
·莫讓心理陷阱斷送你的職業之路 2010-11-5 16:21:50
·人生職業生涯的五個黃金階段 2010-11-5 16:19:22
·青海海西州集中開展農民工工資清欠工作 2010-11-5 16:10:05
·格爾木10名招聘專職工會干部全部上崗工作 2010-11-5 16:05:24
·怎樣避免成為職場“漢堡人才” 2010-11-5 11:43:26

■ 青海人才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本網的所有原創作品,包括標有“青海人才網”版權LOGO的圖片,版權均屬于青海人才網,未經本 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 ,并注明“來源:青海人才網”和作者姓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 法律責任。
    本網注明“資訊來源:×××(非青海人才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15日內同本網聯系,聯系電話:4006160116。

關于我們 | 法律申明 | 服務介紹 | 收費標準 | 付款方式 | 聯系我們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07-2050,青海西微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運營維護  青海人才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青海人才網業務聯系電話:13997171250,0971-8015300,0971-8811587  監督投訴電話:13309712708
青海人才網 網站經營許可證:青ICP備15000732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54號
網站營業執照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 開戶許可證 人力資源備案證
a毛片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