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招聘要求不失為一種努力方向。以麥肯錫為例,他們對暑期實習應聘者的4條要求,讓我印象深刻(現在寫法好像變了,但實質是一樣的):
第一,就讀頂尖大學,在校成績優異(沒有變化,對成績一貫高要求);
第二,擁有管理咨詢公司或500強公司實習經歷(現寫為“展現初步接觸或投入管理顧問職涯的興趣”,其實是一個意思,畢竟展現興趣的最好方式就是“我做過”);
第三,出色的課外活動經歷(現寫為“具備領導能力”,實質一樣,只坐在宿舍、教室里的人,是難以勝任咨詢顧問和一切專業服務工作的);
第四,中英文溝通能力卓越(沒有變化,雙語能力是所有頂尖公司的要求)。
這類公司可以給年輕人提供一個廣泛接觸國際化商業知識的機會,而你也可以理解,它要求學生在大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做到最好,特別是對非經管專業同學。
為此,你首先得把本專業知識學好,一個自己專業都學不明白的人,怎么能指望跨專業領域分析和解決問題?
第二,要展現出良好的商業素質和感覺,這需要用實習經歷來證明。
第三,任何一家投資銀行和咨詢公司都強調領導能力,這是工作性質決定的,你需要領導的不單單是一個團隊、客戶,更重要的是,領導你自己和你的工作。這要求你具備克服困難的決心和抗壓能力,成熟的談吐和溝通技巧,就是“能夠傾聽他人,并且用對方可接受的方式,讓他人接納你的觀點和建議,最后大家一起按計劃實現目標”。鍛煉這種能力的方法很多,對于在校生,最好的方式是參加學生社團或者是校外NGO,然后從普通成員一直堅持做到你能做的最高位置。
第四是英語,這太重要了,越來越多的企業采用英語面試,這已逐漸成為一種商務工作語言。即便你不申請留學,好好學英語,考個托福、雅思也很有必要。
當時的我,除了成績和社會活動經歷之外,英語和實習都是空白。后來一年多,研究生階段的科研壓力也來了,我只好從零開始惡補,包括利用課余時間讀經濟管理專業的教材,去光華管理學院的一樓抄講座信息、聽講座,具體做了什么現在都記不得了,只記得是讀了很多的書。此外,為了不讓別人質疑我的專業知識,我還努力研究、學習制藥工業的發展歷程,盡量讓自己從純粹的理論和學術知識向實際應用轉。在此期間,我還惡補英語,考托福等。
最后,說說很多同學關心的“找實習”問題,其實實習最初基本是朋友推薦。我的第一份實習在輝瑞,這是因為我在學生會期間,曾參與學生會與輝瑞共同舉辦控煙宣傳活動,此后經校辦老師、學生會老師的推薦,我進入這家公司實習。
2007年,我又苦于找不到第一份咨詢公司的實習,在等待、挫敗了整整10個月后,我在學生會結識的摯友、清華的一個師兄,將我力薦給了他在羅蘭貝格工作的同學。那時,我深深體會到,一個人的眼界與能夠達到的高度,是由他身邊的好友決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