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民和縣就業工作的奮斗目標是:年內新增就業崗位1600個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2%以內;力爭完成農民工技能培訓6000人以上,培訓轉移率85%以上;完成勞務輸出12.7萬人次以上,實現勞務收入9.4億元以上,同比增長1.21億元;落實小額擔保貸款3500萬元以上,力爭扶持350人走上創業之路,帶動就業1000余人。
圍繞上述目標,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就業局堅持“西擴東進”的總體方略不動搖,按照“用足政策、用好政策、用活政策”的原則,認真落實新民和精神,抓培訓、建基地、促就地、推拉面,以新舉措推動就業工作在上新臺階。
抓好七種培訓。突出抓好對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的擇業觀念培訓、服務于農牧業生產經營的未就業大學生的科技培訓、農民思想觀念轉變培訓、勞務經紀人的守法觀念和權益維護的培訓、兩后生的職業技能培訓、大學見習生和村級聯絡員服務能力培訓,做到因需培訓、因人培訓,提高培訓的實用性。力爭完成引導性培訓2150余人,技能性培訓6000余人。
建好五類基地。圍繞建設蘭西經濟區現代化區位中心城市,著力建立民和城鄉勞動力技能培訓和農牧業科技人才培訓基地;圍繞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和全縣人才需求,建立大學生見習基地;圍繞農村勞動力轉移增收,在省外一些效益好、待遇高的企業,建立勞務輸轉基地;圍繞創業促就業工作扶持一些微小型企業,建立創業促就業孵化基地;繞挖掘民族傳統文化,建立三川民族刺繡基地。力爭全年建成大學生見習基地5個、勞務轉輸基地8個、技能培訓基地2個。
促進四項就業。抓住縣內、省內的交通、水利、城建等日臻火熱的基礎設施建設平臺,拓展就地和省內轉移就業空間;圍繞省內和縣內工業園區用工需求,擴大工業園區轉移就業空間;圍繞農民增收的需要,拓展縣內服務業和強盛企業轉移就業空間;圍繞縣內各小區和城市管理需要,拓展家政服務和保潔、保綠、保安等服務行業的轉移就業平臺。力爭通過以上四種渠道,向省內外重點輸送青年勞務工1000余人。
扶持拉面經濟發展。充分發揮駐外辦事處的作用,按照“重點城市、重點扶持“的思路,通過以五戶聯保的形式,積極落實小額擔保貸款,推動拉面在數量上有發展;通過加強扶持和創業培訓,推動拉面經營者發展理念、衛生環境和服務質量上有新提升;加強烹飪技能培訓,積極培育烹飪技能人才,為拉面經濟的發展提供技能人才支撐。力爭省外開辦的拉面館達到2300家,從業人員達2.2萬人。辦好七項活動。重點辦好“春風行動”勞務招聘會、“十一五”期間勞動就業總結表彰會、民和縣第二屆“名優小吃大賽”、省外勞務辦事處年會、各培訓機構技能培訓質量評比活動、采摘枸杞和金秋采棉工作、技能培訓現場實操觀摩會等七項專題活動,在總結成績、謀求發展的同時,努力繁榮就業文化。(作者:石延壽 馬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