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政府公開招標培訓機構和培訓任務,今年前7個月,該省城鎮新增就業32500人,完成目標的65%,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了3.8%
將培訓機構和培訓任務納入政府采購范圍,是青海省財政為建立城鄉就業幫扶機制而采取的一項重要措施。措施實施近3年來,青海省財政投入的城鄉勞動者就業技能培訓資金達到了1.5億元。
青海省財政廳有關負責人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說,自2009年以來,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青海省財政配合勞動等相關部門,積極貫徹落實國務院促進就業的工作意見和要求,通過政府采購制度,把城鎮各類失業人員、就業困難人員、農村富余勞動力均納入就業扶持范圍,不僅規范了就業資金的管理,而且推進了就業扶持政策的不斷完善。
據介紹,青海省財政促進就業的措施主要包括4個方面:一是加大對城鄉各類失業人員及農民工的“訂單定向”技能培訓和技能鑒定、職業介紹的支持力度,統一政策、統一標準。二是實施重點技能培訓項目,對城鎮失業人員和農村初、高中畢業生及三江源地區生態移民實現1年-2年的免費長期技能培訓;建立國家重點項目用工免費技能培訓,實行企業新增用工直培補貼制度。三是做好困難企業轉崗職工技能培訓和補貼工作。四是完善對就業困難人員的優惠扶持政策,落實社保補貼政策,提高補貼比例。
記者在青海省西寧市采訪時了解到,該市共有培訓機構70多家,經過審查確認,40多家培訓機構獲準在財政、勞動等部門備案。2010年,西寧市通過啟動公開招標程序,該市博彩民族工藝培訓學校、人民廚藝學校、汽車駕駛學校等27家培訓機構獲得了中標資格,中標的培訓項目累計達80多個。此后,中標培訓機構與財政、勞動等部門簽訂培訓協議。培訓機構在保證培訓課時合格率達到90%以上、接受培訓的人員經過勞動技能鑒定合格率達到60%以上、合格后簽訂勞動合同在半年以上者,財政部門按照每個受訓人員每課時2元-2.5元的標準對培訓機構兌付補貼。補貼資金由財政直接撥款發放到培訓機構。
據青海省有關部門統計,經過勞動技能培訓,2011年1月-7月,全省城鎮新增就業32500人,完成目標的65%,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8%。該省財政廳有關負責人表示,培訓機構通過政府招標采購制度篩選產生,培訓項目通過招標落實,做到了擇優選擇、淘汰落后,有利于做實培訓項目,加快了培訓資源整合,進一步規范了勞動力培訓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