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暑假,很多單位就多了一群稚嫩的面孔:未踏上社會的大中專學生。為了給將來踏上社會“打前站”,學生們放棄休息時間,提前接觸社會,積累工作經驗。作為一種勞動付出,未畢業的學生在實習期間該不該拿工資?接收單位出多少錢合適?成為不少學生和家長心頭的疑慮。

實習工資差別巨大
通過網上的招聘信息,今年暑假,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包裝工程專業的大一學生魯瑋在鄞州體育館找到了一份實習的工作:游泳館的服務人員!拔宜院茫憻挼娜硕鄷r,分擔點場邊工作人員的活,人少時就打打雜。”魯瑋告訴記者,自己與體育館簽訂了實習一個月的協議,收入在1500元左右。
不過,對于更多的實習生來說,能找到心儀的實習單位已經很不錯了,拿工資是一種奢望。通過親戚介紹,前天,在北京某高校讀書的小王開始在寧波一家機關實習。由于該單位不太歡迎實習生,所以,小王實習的兩個月拿不到一分錢工資。此外,辦不出單位就餐卡,小王只能在附近的快餐店解決午餐問題!皝韺嵙曋饕翘崆案惺軝C關工作氛圍,從一開始就沒指望能拿到工資。”小王坦言。
有技術的實習生最受歡迎
“實習生主要是為了積累社會經驗,他們對業務流程并不熟悉,更不能獨立完成公司的一些事務,需要有經驗的老員工悉心教導。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實習生或多或少增加了其他員工的工作量!币患彝赓Q公司的黃姓負責人表示。
在記者采訪中,很多單位表示,涉及到一些具體的業務時,實習生的不熟練操作很容易造成材料損耗!凹热粚嵙暽荒軒砉緲I務量的增長,單位就可以不支付實習工資。”
但是,對不少缺工的制造業企業來說,有一定技能的實習生是搶手的“香餑餑”。7月初,寧波利安電子有限公司迎來了首批來自青海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的實習生!盀榱宋嗟膶W生,我們和學校簽訂了協議,實習生在第一個月試用期就可拿到1000元的工資,試用結束后,工資可以達到2200元。”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人社部門:實習學生不具備勞動者身份
對實習期間差別迥異的工資情況,記者采訪了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勞動工資處相關工作人員。
“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學生實習是不應該拿工資的。”這名工作人員表示,在校學生未和學校脫離關系,學生的行為屬于社會實踐,不能和用人單位構成實質意義上的勞動關系。此外,實習學生不具備《勞動法》規定的勞動者身份,進行社會實踐或勤工儉學出現糾紛不在《勞動法》調整范圍內,報酬也不適用《勞動法》中對最低勞動工資標準的規定。但是,作為一種勞動付出,實習生如果想要工資,可以和接收單位商議,或者由學校出面與接收單位簽訂協議,保障學生實習期間的待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