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哪些人是一個小團體?哪些人是另一個團體?
F、老板空閑時間喜歡干嘛?喝茶?品酒?運動?看電影?看書?……
以上這些還能發散性思維,擴充很多很多的內容,重要的是“我”注意到什么,注意到了思考到了什么,思考到了之后引申出了什么,最終和“我”之前會產生怎樣的物理反應?化學反應?
PART 3. 明確實習的目標(可以引申到畢業后的第一份工作的目標)
1、打工賺錢——那么就不要嫌棄或者挑剔工作內容是干嘛,只要正當合法、自己能夠承受得住就好。
2、賺經驗,增加職業技能和工作經驗——那么請不要計較待遇的好與壞,并抓緊每分每秒。
3、體驗生活——那么請不要逃避人心的險惡、辦公室的風波;放低自己的姿態,去感受不同人的不同故事;看的時候思考并有所沉淀和感悟。
4、考驗自己——“我”有興趣從事XX行業,但“我”不確定自己是否能夠在經歷過之后仍然喜歡并愿意投以持久的熱情,在正式入行之前考驗一下自己的承受能力、抗壓能力、腦子的思考有沒有短路(是跟風?一時人來瘋?無知下的興趣盎然?)——挑選最苦的上,看清楚自己的熱情、激情和興趣能維持多久?
以上的三個部分,如果在每一次實習之前,就已經有過思考了,那么至少會從實習中收獲更多的東西。同樣的公司、同樣的部門、同樣的工作時間,只是因為不同的人,所有的一切都會變得不一樣。
讀書、實習、工作,都是舉一反三的道理,要記住有所區別的只是“人”本身而已。想清楚,自己是只想當兵的兵,還是想當將軍的兵,然后為自己找到成長的路、磨練的戰場和讓自己敬畏的對手。
很長很長的一篇文章,不知道會有多少人從頭看到尾,這些是我的個人分享,希望對認真看完的人有所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