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人才網訊,近幾年,很多年輕人積極參與到社區建設中,把先進的數字化工作方式引入社區,為社區工作注入了更多朝氣和生機。在西寧市城中區禮讓街辦事處解放路社區見習崗位上的大學畢業生李晉就是其中的代表,他的愛崗敬業精神贏得了居民的稱贊。前不久,25歲的李晉獲得2010年度全國“奉獻之星”優秀社區志愿者稱號,他是我省唯一獲得這一稱號的在社區見習崗位的大學畢業生。
每天的社區工作動態都要輸入社區博客,電視中播放的有關社區內容也要用照相機的攝像功能翻錄下來,再一項項錄入博客視頻,還要匯總、回復網民的留言……從事社區工作三年多來,李晉幾乎沒有在凌晨1點前睡過覺。問他為什么如此玩命,樸實的李晉說:“選擇社區工作就是選擇無怨無悔 ,我每天都是以一種快樂的心情工作!
他創建了省內首個社區博客
2007年6月,李晉大學畢業。當年7月份,西寧市就業局招考社區見習崗位,李晉被錄用,11月上崗。 “那時我對社區工作的概念,就是一群老大媽解決著社區雜七雜八的瑣事,自己能不能干下來,心里直嘀咕!毕肫饎偟缴鐓^時的情景,李晉很有感觸。
適應社區工作后,李晉發現網絡是居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于是,為了讓轄區居民關注社區、了解社區,李晉在禮讓街辦事處和社區的支持下,于2009年1月創建了青海省首個社區博客――解放路社區博客。博客的建立給居民提供了交流互動平臺,也讓社區更好地服務居民。
經過兩年的不斷探索和創新,解放路社區博客已經創建了多個板塊,上傳了各類宣傳、文化、工作圖片1400多張,各類視頻節目140多個,撰寫博客日志380多篇,留言和意見或建議240多條。對留言上所反映的問題,社區都會盡力解決。同時,通過添加收藏網頁形式,李晉轉載了《西海都市報》上的大量社區和民生方面的新聞內容,在過去的兩年中,累計訪問量23000次以上,最高日訪問量900多次。
解放路社區博客的成功建立,也有效地帶動了全市社區的網絡建設,隨之,全市很多社區都建立了社區網站、社區QQ、社區微博。
他把年輕人的朝氣
帶到社區工作中
李晉常說:“我希望把年輕人特有的朝氣、熱情的工作精神帶到社區工作中去,讓每一天都是學習的一天、進步的一天、充實的一天。 ”
2009年3月,本報社區聯絡站在解放路社區成立了,李晉發現轄區居民愿意學習、主動學習的勁頭越來越高,他配合本報社區聯絡站開展了40多期“社區講堂”,受到了居民的熱烈歡迎。
2009年7月,為了進一步提高居民的環保意識,李晉主動組織轄區青年志愿者參與到本報社區聯絡站及青海省環境保護廳組織的“環保社區行”活動中。
每年寒、暑假,李晉精心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轄區學生從最初只有幾十人參加活動,發展到現在上百人參與活動。他每個月都要不定期為居民開展公益活動,讓居民的心和社區越貼越近。居民常打電話詢問下一期活動什么時候舉辦,參與熱情高漲。
六十多場公益活動的成功舉辦,讓李晉的工作勁頭越來越高。他還把組織公益活動的經驗介紹給辦事處所轄另外兩個社區,有些公益活動幾個社區聯手舉辦。
他喜歡在社區為居民服務
說起李晉,居民會感動地說:“這小伙子,就兩個字,能干!
社區工作有時都是些婆婆媽媽的瑣事。 2010年5月的一個晚上,校場街3號院的下水道堵了,污水四溢,影響了居民的正常生活。李晉知道后,當晚就和社區主任徐賢琴及工作人員疏通下水,一直忙到晚上11點。解放路社區孤寡老人卓老太太,身患多種疾病,沒有經濟來源,生活困難。李晉經常去看望老人,還發動社區居民和社區志愿者一起關心和幫助老人。一提起李晉,卓老太太就會豎起大拇指,夸個不停。
2011年2月2日,大家都回家過年了,李晉還在社區忙碌:“明天就要過年了,宣傳欄里的圖片也應該換成新的!崩顣x的工作得到居民認可,也讓其他辦事處眼熱――禮讓街辦事處想把他“挖”過去,他拒絕了。李晉說:“是社區培養了我,工作三年多,我學到不少知識,社區還為我提供了一個發揮才能的平臺,讓我更好地實現人生價值,我離不開這里。”
“李晉的這種愛崗敬業精神,是社區見習崗位上80后大學畢業生的典范!鞭k事處負責人靳生華說。(作者:燕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