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在自己喜歡做的事上傾注心血是一種幸福。在學校的時候,我就重視青年志愿者活動的組織和開展。到了循化之后我發現,始于1999年的“保護母親河”大型公益活動雖然是當地青年志愿者活動的典型,但由于缺少組織平臺、合理制度及長遠規劃等原因,其作用的發揮受到了很大限制。經我提議,團縣委決定成立青年志愿者協會并由我組織實施。我還制定了《循化縣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志愿者管理辦法》《循化縣服務西部志愿者2011年目標責任書》等規章制度,建立了志愿者飛信群、QQ群。
5月4日,循化縣青年志愿者協會正式成立。協會成立后,志愿服務西部計劃的大學生、共青團員及各族優秀青年紛紛加入,協會規模迅速擴大到1400余人。為提高志愿者素質和工作能力,協會還聘請專家對志愿者會務禮儀形象、古典文化知識、交流溝通技巧等內容進行了培訓,部分優秀志愿者在2011年國際搶渡黃河極限挑戰賽、循化縣文化旅游節、教師節文藝匯演等重大活動中擔任志愿工作,得到了領導、嘉賓和當地群眾的高度贊揚。
籌劃并成立 “全國紅軍小學建設工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也是我在掛職期間的一大收獲;氐慕ㄔO得到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原海軍副司令員、全國紅軍小學建設工程理事會副理事長趙興發中將的支持。11月下旬,通過積極運作,在上級領導和同事的幫助下,全國紅軍小學建設工程理事會在循化縣查汗都斯鄉紅光小學舉行了中國工農紅軍青海西路軍紅光紅軍小學授旗授牌暨老一輩革命家親屬捐贈儀式。作為此次活動的主要組織者之一,我與團委的同志們一起籌備、分工和計劃,從發起、接待到組織、落實,都做到了胸有成竹、有條不紊,既樹立了循化縣良好的社會形象,也為循化縣教育事業帶來了社會資源。
一載掛職路,終生青海情。在青海,我感受著她的魅力,深深地愛上了這片土地。大美青海的美麗風光,青海各族人民的淳樸勤勞,同事朋友的惺惺相惜,基層工作的酸甜苦辣……給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和感動。在這種激情的驅使下,我創作了紀實文學《舞在母親河畔的藍精靈》,發表在《成才與創業》雜志上,這篇文章后來又被《青海青年報》轉載。
作為一名掛職干部,在循化,我享受到了實現人生價值的幸福,感悟到了為人民服務的快樂,收獲了同事兄弟親情般的友誼。這是一種無上的榮耀,一份為之奮斗不息的力量,我永遠不會忘卻!能在青海留下自己奮斗的足跡,體驗“行萬里路”的幸福,這是一種萬金難換的人生經歷。掛職生活使我深深感受到:西部的發展是國家戰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每一個人應當承擔的社會責任。西部的發展需要更多的有識之士、更多的青年才俊,希望我們的參與能夠吸引更多的人關注西部發展,關注西部人民。ㄗ髡撸呵夭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