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穩定VS發展
在職業生涯發展上,大企業能夠提供一個穩定的保障,你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的門路——雖然企業可能沒有職業生活規劃,但你部分里的老員工就是你的未來。這既是好事也是壞事,對于個人實現、有風險偏好的員工卻絕非好事,因為大企業的安分守己、有序發展很難為其提供發展平臺。
而中小企業則偏偏相反,能夠為員工供給遼闊的發展空間。正如十五年前的華為可以發生出李一男(李1970年誕生,1997年27歲成為華為副總裁),而現今則不太容易呈現這種景象。當然,這需要企業處置好穩固與危險、發展速度的關系,做大與做強在很多時候并不難能同步,沒有必定的發展速度和范圍,中小企業也不可能為員工提供什么廣闊的發展空間。
。3)層級VS無阻礙
大企業的工作氛圍往往是壁壘森嚴,而中小企業則大多不存在這個問題,老板每天見、隨時可以排闥而入、直接溝通,員工之間彼此熟習、關系簡單,這在大企業簡直無法設想。而這既對古代企業適應快捷的外部變化至關重要,另外也能夠更好地適應新世代的80、90后員工的價值觀和行為方法。因此,不要過早地感染上“大企業病”,中小企業老板不要板起面貌來作高管。
當然,各類激勵手段的作用施展有一個異常重要的條件前提,就是企業可預期、可實現的發展。沒有發展,就沒有股權溢價,所謂的未來只不過是畫餅充饑;沒有發展,中小企業也就不可能為員工提供更大平臺;而企業文化從根本上而言不可消除功利性,美妙的價值觀無法搶救垂死的企業。
因此,中小企業的員工激勵困境的突破仍是企業發展,只有發展才能解決發展中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