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藍鯨”背后的發展故事幾乎是一個餐飲奇跡。但許多人并不知道,創造這個奇跡的“小藍鯨”老板劉國梁,20多年前只是一個讀不起書、在小鎮上炸油條的鄉下娃……
燈紅酒綠,商海沉浮,多少人翻船落水?也許,正是有了自己做人的原則,才有了今日的“小藍鯨”、“笑到最后”的劉國梁。
創富核心
在武漢談到吃,許多人就會聯想到“小藍鯨”。曾幾何時,小藍鯨贏得了無數值得驕傲的榮譽:“中國餐飲百強企業”、“全國十佳酒家”……
在短短十余年時間里,它由一家不起眼的小餐館一躍成為湖北中餐連鎖的龍頭,并成為武漢餐飲的一塊響亮的招牌。
苦澀童年
為掙錢讀書給尸體守夜
劉國梁,1966年出生在武漢市郊區鄉鎮的一間滿是裂縫的土坯房里,他苦澀的童年就在這間土坯房里度過。但劉國梁聰明又刻苦,上學后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深得老師喜愛。對數字十分敏感的他,數學成績一直特別好。直到現在,劉國梁從不用電話薄,幾乎所有的電話號碼,都憑記憶脫口而出,令人嘆服。
但是,因家境貧困,這個天資聰穎的孩子,卻一直面臨著失學的威脅。為了能掙錢讀書,他什么樣的苦都吃過。有一年,家鄉發大水,淹死了人,為了多掙幾元錢交學費,不過十歲出頭的他,竟和父親輪換通宵提著馬燈為撈上來的尸體守夜。1984年,劉國梁初中畢業,家里實在供不起他繼續上高中,就把他送到附近的鎮上學炸油條。在街口擺上一口大油鍋,炸一輩子油條———對貧困的農村孩子劉國梁來說,命運似乎就這樣注定了。這時候,一樁意外卻讓劉國梁平生第一次踏出了小鎮。家徒四壁的泥坯老屋,已住了幾代人,這一年終于捱不下去了,木梁腐爛斷裂,已經無法住人。要重新修整,約需1300元。想來想去,沒有辦法,只有進城打工。就這樣,1300元把劉家父子逼上了武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