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青海省委組織部人才辦了解到,我省將大力開發優勢產業人才、特色產業人才、新興領域人才等國民經濟發展重點領域急需的專門人才,同時積極引導各類人才向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領域轉移,向人才短缺的產業、企業、崗位流動。
我省將圍繞加快培育多元化產業集群和產業融合的循環工業體系的要求,大力開發水電、石油天然氣、鹽湖化工、有色金屬等工業優勢產業人才,加快建設強大的產業科技創新人才隊伍、經營管理人才隊伍和技能人才隊伍。以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曹家堡空港綜合經濟區、縣域工業集中區、農牧業科技示范園區為平臺,培養裝備制造、油氣化工、煤化工和生物醫藥等特色產業人才,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特色產業人才培訓,建設一批特色產業技能人才培養基地,促進特色產業人才隊伍經營管理、創新能力和制造水平的普遍提升。我省還將培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產業以及生態保護建設等新興領域人才,加快培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急需的科技人才和高級經營管理人才,形成一批優勢明顯的新興人才群體。
到2020年,我省力爭使專業人才在一產、二產、三產業中的比例由現在的9%比7%比84%,逐步調整為10%比17%比73%,國民經濟發展重點領域企業各類人才比重再提高5個百分點,其中,工程技術人員、農牧業技術人員和從事研究與開發的專業技術人才比重由現在的20%提高到25%。(作者:雅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