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培育7類人才
從今年起至2020年,西寧市將重點培育黨政人才、專業技術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技能人才、農村實用人才、社會工作人才、重點領域專門人才7類人才。
到2020年,西寧市將實現黨政干部隊伍學歷、能力與職務相匹配,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占80%以上,專業化水平明顯提高,結構更加合理;專業技術人才總量達到4.5萬人。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占80%以上;企業經營管理人才中,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的,到2020年將占70%以上;技能人才將占西寧市技能勞動者的36%,高、中、初級技能勞動者比例接近國家平均水平;著力培養和吸引一批“土專家”“田秀才”,到2020年,農村實用人才總量達到6.3萬人,平均每個行政村擁有10名以上農村實用人才;培養造就一支能夠運用專業知識和方法,進行困難救助、矛盾調處、權益維護、心理輔導、行為矯正等社會服務工作的社會工作人才隊伍。
推進引進人才工作居住證制度
今年起至2020年,西寧市將平均每年引進各類人才100名左右。同時,推進引進人才工作居住證制度,制定機關、企業、事業單位人才流動中社會保險銜接辦法,消除人才流動中的城鄉、區域等限制,大力實施人才強市戰略。
在每年引進的人才中,高層次人才10名以上,碩士、博士研究生5名以上,聘請國(境)外專家50人(次)以上。同時,西寧市將完善人才發展體制機制,積極培養和引進基層和農村需要的各類人才,對帶有高新技術成果、項目的引進人才,根據項目情況提供相關服務,努力創造良好的科研環境和工作條件。充分發揮市場配置人才的基礎性作用,建立以市場機制為主導,政府部門宏觀調控、市場主體公平競爭、行業協會嚴格自律、中介組織提供服務的人才流動機制。同時,貫通各類人才市場和勞動力市場,建立社會化的人才檔案公共管理服務系統,建設統一開放的人才市場。制定機關、企業、事業單位人才流動中社會保險銜接辦法,推進引進人才工作居住證制度,消除人才流動中的城鄉、區域、所有制等限制。
建立人才供需預測和調控機制,定期不定期地向社會發布預測信息,引導人才培養、引進,指導教育結構調整及招生與就業。加強政府對人才流動的宏觀引導,制定和完善向重點領域、重點產業、重點區域傾斜的人才流動政策,促進人才的合理流動和配置。積極推進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保障制度改革,建立以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為重點的人才保障制度。保護各類人才享有創造成果。研究制定人才補充保險制度,逐步建立公平、統一、全覆蓋的人才社會保障體系。探索建立重要人才政府投保制度,不斷健全人才的保障機制。依法保護知識產權,依法調處人事勞動爭議。
(作者:周建萍)
★相關新聞
西寧市50萬元重獎5名優秀人才今后每三年選出10名優秀人才
4月28日,西寧市委、市政府表彰了5名在各自領域創新發展中有突出貢獻的優秀人才,并予以每人10萬元的獎勵。今后,西寧市將按照《西寧市人才工作先進集體和優秀人才評選獎勵辦法(試行)》,每三年選拔一次,每次選出5個先進單位和10名優秀人才,并一次性獎勵先進集體5萬元,有突出貢獻優秀人才10萬元。
受表彰的優秀人才分別是:西寧市第十四中學語文特級教師龐曉麗(女),青海物通集團實業公司總經理、青海百通高純材料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啟民(男),西寧市第三人民醫院骨科主任陳建華(男),湟中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張啟芳(女),西寧市人民檢察院公訴員沙沨(女)。(作者:周建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