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線路徑四:淡泊薪資]曾經只有800月薪的“海歸”
小蔣大學畢業后去了英國一所大學留學,獲得碩士學位的他回到國內給自己開的月薪只有800元,如今已坐上副總經理的他當然月薪已遠遠不止800元,而他也已從當初的小職員成為現在公司老總面前的紅人。
而回顧當初回國時的低工資就業,小蔣并不后悔當初的選擇,他說,自己那時雖說是個留學回來的海歸,但工作經驗一欄卻是空白,從大學到碩士生,自己一直都在讀書,尤其離開大學到國外留學的幾年,更是對國內的一切都非常陌生。因此,自己當初堂堂海歸月薪800元也并無遺憾,自己也是在向公司學習經驗。
如今,小蔣已是一家知名公司的副總經理,月薪也從當初的區區800元升到逾萬元。小蔣覺得自己最初的低工資就業磨練了現今的堅強的意志,心態也逐漸成熟和平衡,他感到那段經歷是非常有意義的,將讓自己終身受益。
正方:一個人的經驗就是他的財富,不管你的學歷多高,如果你沒有真才實學,那你就應該接受低工資就業,等你的經驗豐富了,財富也就逐漸多了起來。
反方:低工資只能說明企業對于求職者個人價值的不認可。
如果沒有能力,就算降低薪資要求也沒用,而如果顯示了自己的才智和能力,相信用人單位不會因為工資問題而失去一個人才。
[專家視點]
HR:求職過程中過多關注薪資是不可取的,但我認為一味地不談薪資,或者主動要求放棄試用期的薪資,也是非常不可取的,這會給企業留下“急不可耐”或“不擇手段”的感覺。正規的企業不會僅僅因為你放棄或降低薪資要求就給你一次機會。
職業顧問:一個工作是否適合自己主要可分為8個方面:金錢、工作環境、重要他人、娛樂性、社會聲望、自我發展、健康狀況、個人因素。因此我覺得薪資多少并不能決定一個工作的好壞,要綜合多方面因素共同衡量。大學生在求職時輕薪資是可取的,但是若真是“零工資”則不可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