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六月,各種大型招聘會相繼舉辦。
端午小長假期間,記者來到了“2011青海重點項目重點企業招聘周暨高校畢業生就業洽談會”的招聘現場,那里來求職的人很多,技術工成為最受企業青睞的人才之一。
那么,我省職業技術培訓的情況如何,是否能滿足企業對技工的用工需求呢?就此,本報記者作了相關調查。
技校生職場“俏銷” 5月25日,我們來到青海省職業技能培訓委托培訓單位之一青海水電高級技工學校(以下簡稱:水電技校)。 在水電技校副校長郭逢年的辦公室,記者剛剛說明來意,辦公室電話就響了。四川綿陽長虹公司的負責人打來電話,想招一批技工。郭校長詳細詢問了用工需求后回復,學校大部分的畢業生已經有了就業意向;再者由于是理工類的學校,女生比較少,可能不能滿足對方的用工需求。 這樣的電話,郭校長每天都會接到不少。他說:“學生要畢業了,企業也到了用工需求的高峰期,再過些日子,電話還要多。”由于學校采取的是訂單培養的模式,因此學生在沒畢業前就已經有了就業意向的單位,只要能通過意向單位的考核,就可以順利上崗。 像這樣的情況,同樣在省內其他職校發生著,職校生成了眾企業爭搶的“香餑餑”。
又到畢業生求職旺季,一邊是“就業難”的呼聲越來越高,一邊是企業面臨一“生”難求的困境。“就業難”和“技工荒”現象的并存,折射出當前教育結構的些許尷尬,也體現出大時代背景下“藍領一族”非常搶手。
技校生盧鈺坤:擇業機會很多 今年19歲的盧鈺坤是水電技校機電一體化專業的學生,畢業后,他選擇到廣州廣船國際有限公司工作。盧鈺坤初中畢業后,在普通高中和職業學校之間,選擇了職業學校。他說,一方面參考了家人職校好就業的建議,一方面是因為對這個專業有興趣,想學點技術,俗話說,一技傍身,走遍天下不用怕。 “當時可以選擇的單位也挺多的,省內省外的都有,我想到外面去見識見識,就選擇了這家公司!北R鈺坤說,“現在工作了不到一年,月薪在3500元到4000元之間,一半寄回家,一半自己用。公司管住,交‘五金’,福利啥的也都不錯,我對目前的工作挺滿意的!
就業之后,盧鈺坤感覺自己的這條路走對了!皯{自己的本事吃飯,沒啥丟人的。我做的工作是船體吊裝,就是把船體一塊塊組合起來形成整體,每當做完一項工作,我都挺有成就感的。”
職校:更新實訓設備,提高學生動手能力
校辦工廠是水電技校的特色之一。在校辦工廠,我們看到大型的裝卸機、挖掘機以及被“肢解”的汽車,還有各種測試設備。郭逢年說:“近年來,省委、省政府對職業教育很重視,為學校配備了許多實訓設備,我們這里的許多設備都是省內甚至國內先進的。”
“沒有設備,光跟學生紙上談兵,那能練出來技術嗎?”在一間被實訓儀器塞得滿滿當當的教室里,水電技校電工系主任張愛香拿出一些電路板給記者展示,“你看,這些電路非常精密,要想把它們接好就要經過不斷地訓練。學校的老師也要和學生一起操作,這就是我們藍領的職業特色。”
“車間即教室,工人即學生,師傅即教師,這種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方式,就是將學習由模擬演示性訓練轉變為在生產型現場真刀真槍的練兵,將學生學習的主課堂由教室挪到生產型實訓車間!惫昴暾f,“我們的校辦工廠既是學生的實訓基地,也是學生上課的主要場所。”
|